原來南極可以去旅行?

你想過去南極旅行嗎?

credit: Oceanwide Expeditions

曾經我和你一樣,雖然聽過南極這個地名,但以為那是個只有企鵝的遠方。因此,即使工作期間有假可放,我也沒想過要去南極。直到2019年去南美洲的前夕,做功課的時候才驚覺「原來南極有人類!原來南極可以去旅行!」

除了企鵝的美麗誤會,還有哪些原因讓我和南極錯過這麼多年呢?

誤會一:沒有Google打卡點的神秘區域

World-Continents-Topographic-map.jpg

「打開Google Map, 無論是亞洲、歐洲、非洲、美洲,各地都有許多的打卡點。但在地圖最下方有一個叫做『南極洲』的廣大地區,上面卻沒有任何地標。不可能吧。」

這一片從地圖上看起來沒有人居住的地方,卻在疫情前的2019 - 2020旅遊季節,吸引將近74000位遊客前往一探究竟。翻開這片銀白大地的歷史,第一次有人類在南極點插旗,不過是大約200年前的事。而第一艘旅遊性質的遊輪,則是在1965年抵達。南極的神秘,由此可見。

另一個讓世人覺得南極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原因,則是許多迷思的疊加:滿山滿谷的企鵝、終年零度以下,加上南極不能自由行,因此,網路上的南極遊記數量相較於其他熱門的旅遊目的地,一直都不多,南極也因此成為一個神秘地帶。

誤會二:該怎麼前往南極

shutterstock_1416843179.jpg

「這樣一片貌似荒蕪的地方,甚至跟最近的南美洲沒有任何陸路連結。講真的,這裡有機場可以讓飛機起降嗎?還是我需要游泳過去呢?」

去南極大陸的兩種主要交通方式是遊輪或飛機。以遊輪為例,必須先前往出發港口的國家,譬如阿根廷、紐西蘭、澳洲。接著,再從港口搭乘遊輪出海。經歷2天到5天不等的航行時間,穿越德雷克海峽(Drake Passage)或羅斯海(Ross Sea),即可抵達南極大陸。對於時間有限的遊客,則可以考慮從智利搭乘飛機前往南極。

這兩種交通方式的最大差別,除了節省時間,還有增添人生說嘴的經歷。特別是從阿根廷搭乘遊輪前往南極大陸的這條路線,在穿越德雷克海峽(Drake Passage)的時候,公共區域到處都是走路走到跌倒、或是崩潰到只能趴在桌上休息的乘客;浪更大的時候,連在房間床上都會晃到難以入眠晃到懷疑人生。

「沒暈過一回德雷克海峽(Drake Passage), 別說你去過南極。」

誤會三:南極除了企鵝還有什麼可看的?

credit: expertvagabond.com

「說了這麼多,南極有什麼可看的呢?」

因為南極的地點偏遠,從亞洲過去,大約需要36小時的飛行時間、再加上2天的船程,才能抵達。所以,除了常駐的科學研究站和一些歷史痕跡,南極可以說是一片純淨無瑕的大地。

在這裡,你可以靜心欣賞永晝的自然景觀,可以從不同角度拍攝歷經千萬年才形成的冰架和浮冰。當你抬頭仰望的同時,會不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感激自己能了來道這裡一趟:當你把視線轉回海平面的時候,會發現這片極境的主人,除了企鵝,還有藍鯨、海獅、以及各種海鷗。

誤會四:去南極需要準備很多錢?

credit: businessinsider.com

「南極那麼遠、那麼少人去過,應該是太貴的關係吧?」

南極沒有自由行,所有船公司的行程都需要遵守南極公約的規定規劃和執行,用意是為了保護這片世界最後的淨土。也因此南極行程的費用,會維持在一定的價位之上。然而,這金額並不是以訛傳訛的天價。每年在不同的時間點,船公司都會針對仍有名額的航次,推出不同的促銷方案,幅度從8折到對折都有。當然,越搶手的航行日期,譬如聖誕節和新年,名額相對較少。想要知道更多細節,可以參考南極旅行購票懶人包 - 手把手教你訂購船票這篇專文,有詳細的解說。

credit: Karsten Bidstrup

以上是我從南極回來後,反思從前為什麼沒想過要去南極旅行的疑問,以及綜合這趟旅程的收穫所得出的答案。希望讀完這篇文章的你,能少走我過去的冤枉路,提早開始計畫你的南極之旅,親眼見證這片世界上最後的寂境的美好。

想要了解更多不同路線的南極行程嗎?歡迎透過FB, IG, 或是寫信告訴我們。

出發南極,不再遙不可及。

Let’s go to Antarctica!

Previous
Previous

南極旅行常見的迷思:好冷、好遠、好貴、好無聊?